大湾区如何联合培养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如何推动湾区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发展?香港首家中医院预计明年将落成,这对香港中医药发展与业界将产生什么影响?3月27日,一场特别的“答问大会”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举行。港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邓清河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师生交流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对学生代表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
邓清河对话广中医大学生
对话大学生:“选对赛道,机会多多!”
“新质生产力”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座谈会现场,广中医大学生们对如何发挥湾区特色,发展中医药新质生产力以及培养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等话题十分感兴趣,提问踊跃。
“您对于大湾区如何联合培养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加速形成湾区中医药新质生产力有何建议?这是否会为粤港澳青年提供更多机遇?”现场,中医内科学2021级博士生麦同学提问。
2021级博士生麦同学现场提问
“我自己是读土木工程的工科生,但我很喜欢中医药。我认为同学们选择中医药这条赛道,机会多多!”邓清河回答,“目前有很多医药企业落户中国香港,其中如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环保等很多属于创新类别。这对整个大湾区都将带来机遇。例如在中药方面,我个人觉得,在中药提取、剂型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科研创新,都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例如开发果冻质地的中药剂型,在国外已经受到很多年轻人的欢迎。”邓清河介绍,新质生产力的“新”,关键在于科技的先进性、创新性、引领性。新质生产力与“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等理念是有机统一的,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革新帮助中医药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他勉励师生,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做好中医药事业的传承者、创新者和开拓者。
2021级硕士研究生吕同学提问
作为可能回到香港执医的中医药专业学生,针灸推拿学2021级香港籍硕士研究生吕同学很关心香港中医医院的动态。邓清河回答提问时表示:“据了解,香港中医医院预计明年将落成。我认为中西医结合目前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趋势,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多留心学习中西医结合方面的知识,同时多接触创新科技。”邓清河表示,“我相信香港中医医院可以带来机遇,让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知识、中医药人才从这里向全世界‘走出去’。”
推动形成培育中医药新质生产力主阵地
座谈会上,邓清河表示,这次参加两会,感受到了国家对香港的重视、关怀和支持,香港是国家发展大局不可分离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在国家发展大局上,将承担起更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他勉励香港青年应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思考香港的定位问题及个人的发展问题,从两会精神把握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会上,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表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所中医药本科院校,学校拥有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横琴实验室)、国家医学攻关产教研融创平台、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将发挥大平台筑巢引凤、大平台激发创新活力,大平台聚拢整合资源的作用,多措并举推动形成培育中医药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更好服务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后,该校副校长潘华峰代表学校接受位元堂执行董事邓蕙敏100万港币的捐赠,用于资助培养爱国爱港学生,助力香港青年成长成才。陈文锋向邓清河及邓蕙敏赠送广中医与位元堂的珍贵历史资料。
赠送珍贵历史资料
说起这份历史资料,陈文锋介绍,广州中医药大学肇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当时,位元堂创始人潘厚存先生为该校创始校董。1927年,学校决定建设广东中医院,位元堂是代收社会捐款的机构之一。1934年,潘厚存先生继续担任第二届校董会董事。回顾百年校史,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位元堂的渊源深厚。这不仅体现了广东与香港中医药界血脉相连,而且是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人缘相亲的生动写照。
与会各方代表还交流了“粤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建设情况。据悉,202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位元堂共同申报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申请建设“粤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在人才培养、医疗服务、科技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等方面开展合作。
转自羊城晚报•羊城派